回复 汪伪政府成立后,汪精卫任命周作人为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,兼常务委员和教育总署督办,周作人没有拒绝,当月就走马上任,正式踏上了汪伪的这条贼船。抗战胜利后,周作人在北平以汉奸罪名被蒋介石主政的国民政府逮捕,随后押解南京受审,监禁于老虎桥监狱,消息传出后,一部分人欢呼雀跃,而作为周作人的朋友和学生们,则纷纷上书为他开脱求情,就连著名的散文家俞平伯先生也给在美国办外交的胡适写了封长信,请求胡适为周作人说情。
回复 火风在广州签约发展,生活也越发的灯红酒绿,纸醉金迷起来,虽然那时候还没有什么成名的作品,可是因为嗓音独特,人又豪放,火风到还有了不少的追随者,也有了不少的兄弟朋友。可是火风跟仲小萍的话却越来越少,很少回上海看她跟孩子,甚至连电话都越来越少。终于俩人还是走到了离婚这一步,当时霍尊只有两三岁,仲小萍为了照顾孩子的情绪,就和火风协商暂时不把离婚的消息告诉孩子,等到霍尊成年以后再说,并且仲小萍希望火风能经常过来看看孩子,避免外界的传言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,火风也答应下来。
回复 也有人认为,鲁迅、周作人兄弟失和的原因,一方面是长期一起生活造成的家庭矛盾;另一方面,大概与羽太信子的占有欲太强有关。鲁迅、周作人兄弟感情深厚,信子对此可能有所不满,信子希望丈夫只围绕自己打转,不希望丈夫与其兄长关系太过密切。这也可以从信子之妹芳子与周建人最后仳离之事中得到印证。1964年,周作人在写给香港友人鲍耀明的信中说,赵聪的《五四文坛点滴》中"关于我与鲁迅的问题,亦与事实不远,因为我当初写字条给他,原是只请他不再进我们的院子里就是了。"赵聪的《五四文坛点滴》谈及周氏兄弟失和的文字,除了引证鲁迅日记外,仅有如下几句:"许寿裳说过,他们兄弟不和,坏在周作人那位日本太太身上,据说她很讨厌她这位大伯哥,不愿同他一道住。如此推断,周氏兄弟失和的原因是羽太信子不愿同鲁迅一道住。"